前天还是昨天晚上,和老狗聊天的时候,他发过来一条笑话,说是一个人拿岳父家里挂在墙上的92式开玩笑打猫,结果竟然打出了子弹,无辜猫当场毙命。笑话虽然很冷(其实应该是糗事吧),但突然又让我对国产手枪提起了兴趣,遂决定稍微回顾一下国产手枪的发展过程——自诩是业余入门级别的轻兵器初级爱好者,却连一篇关于兵器的日志都没有写过,很让人囧啊。可惜已经很久没有看过这方面的资料,下面的内容出错的话千万不要PIA我。
《轻兵器》N年前曾经发表过一篇回顾国产手枪发展历史的文章,作为当时正在经历非典时期,在家名为复习实则狂玩的我来说,最好奇的还是国产武器的命名规则——利用年份起名,所以当时顿悟五四、七七、八四这种名字的来源,也越来越对国产手枪产生了兴趣。
我国大概从五十年代初开始研制手枪。可惜当时毕竟国困民乏,能有吃的就不错了,哪有闲工夫研究那玩意。所以直接从苏联搞到了当时7.62mm的托卡列夫T30/33进行拷贝(话说T30/33当时也是苏联军队标配)。可惜第一代的51式毕竟只是试验品,可能连内部交流的标准都达不到,现在连图片都不好找(最清楚的这张还有Logo……)。
于是苏联专家被请来了,苦干三年终于基于51式定型了54式手枪。作为新中国第一款稳定定型的手枪产品,54式毫无悬念的成了众人膜拜的神作,直到现在国内部队似乎也在配备54式,而其产量更是多得能把小孩吓尿裤子。就连一代悍匪白宝山出逃时候也不忘在八一自动步和五六半自动之外还带上一把“大黑星”五四,而姜文M年前的《寻枪》之中那把丢了后让男猪抓狂的兵器也是54,足见其受欢迎程度。虽然54式和51式像得好像一个妈生出来的并且弹药通用,但54式将51的圆形击发阻铁和半环形闭锁卡槽改为了方形和全环型,并且准度和威力大大提升。此外还增加了空仓挂机功能,在仅有八发弹匣容量的情况下大大方便了使用者。
可惜五十年代我国一直处于仿制苏联军械的阶段,造出来的手枪大多数没有新意,进步不大,其中包括57式26mm和59式9mm(忘了是9mm还是7.62mm了)。这两种也属于过渡枪型,所以在后来的装备中不太广泛。
从六十年代开始可以说国产手枪像打了鸡血一样开始发飙。60年到64年四年间我国研制成功了64式手枪。这把枪可以说又是一个里程碑,因为不仅继承了54的一切光荣传统,还在空仓挂机之外增加了弹匣回闩功能,这样一来补弹后节省了相当多的复位时间。除此之外保险功能齐全,威力强大到让人发指,简直好用得让人恶心啊。同时代的还有67式,最大特点就是带有消声消烟装置,多数用于执行特殊任务使用。
其实熟悉轻兵器的同学应该能看出来,64的外形完全就是PPK嘛……
到了七十年代,终于又进入了一个突破点。76年南京军区研制成功77式7.62mm手枪。这支枪一直使我觉得国产手枪中外形最漂亮没有之一,就算是后来基于SIG2269/2289进行制造的NP22和NP34也要甘拜下风。后来的77B和NP系列均是基于77式进行的改进版本。77的最大特点就是增加了弹匣保险和单手换弹机制,想象小马哥一样在空中完成双手双枪换弹吗?请认准77式。可惜容弹量实在太小,只有7发,浪费了30发/分的射速和自动射击方式,算是一点点缺憾。
说到NP系列……了解不多,上图就完了。
77式之后就是80式了。虽然叫80式,但它实际上是在七十年代研制的,并且研究周期横跨整个七十年代。 虽然外形很奇特,但威力强大,射速快容弹量大,且可以外加枪托!
而其余的较新的84、91和92式了解的不多,只知道92似乎正在取代54成为军用的标配,分为9mm和5.8mm两种口径。而92+para弹的组合十分强悍,能在五十米左右洞穿钢制头盔+5cm的松木,足见其停止作用。
虽然写了这么一大堆字,但我一次真枪都没摸过…… 能玩玩真枪也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之一。
01 8月 2008 in 兵器
Comments [52]
前两天偶然发现了海上莲舟这个Blog,内容相当的丰富。根据日志来判断,这位Blogger应该是个耳鼻喉科医生。更让人感兴趣的是他/她从2007年11月开始写的一个叫做“纹身评述”的系列文章,其中提到了纹身的方方面面。
我把已经写完的章节格式化了一下,做成了PDF,猛击下面链接下载。
纹身评述.pdf(纳米盘)
不过希望大家尊重原作者的版权!在转载时带上海上莲舟来源字样!谢谢:)
附:目录
纹身评述(一)开篇
纹身评述(二)纹身卫生
纹身评述(三)纹身与磁共振
纹身评述(四)纹身补色
纹身评述(五)纹身麻醉
纹身评述(六)纹身痛苦
纹身评述(七)短暂的美丽,永恒的错误
纹身评述(八)纹身清洗
纹身评述(九)纹身理由
纹身评述(十)水浒刺青
纹身评述(十一)中国纹身的历史研究浅谈(ZT)
纹身评述(十二)少数民族的纹身(转贴)
纹身评述(十三)眼球纹身
纹身评述(十四)泰国纹身
纹身评述(十五)纹身与命理
纹身评述(十六)A Brief History of Tattoos: Tattoo You
纹身评述(十七)纹身机的工作原理及调试方法 39
纹身评述(十八)纹身机的好坏决定纹身工作是否轻松?
纹身评述(十九)纹身时容易出现的问题
纹身评述(二十)Tattoo Healing
纹身评述(二十一)纹身的操作及流程
纹身评述(二十二)记录与刺青(ZT)
纹身评述(二十三)纹身艺术的技巧(ZT)
30 7月 2008 in 其他
Tags [
纹身 pdf]
Comments [183]
http://www.q3acn.com/ :
Q3ACN.COM – 即将开放
– 捐助活动已结束, 已募集资金9120.60元, 感谢所有参与捐助的朋友们!
– 捐助明细
– 完全没有预料到捐助在短短两天时间内就能完成, 除了感谢之外更多还是感动!
– 抱歉邮件未能一一回复, 在这里向各位朋友真诚地表示感谢
– 正在进行: 硬盘采购及IDC机房选定, 争取在最快时间内恢复
– 最后还是感谢朋友们的支持! 谢谢!
16 7月 2008 in 游戏
Quaker,我爱你们!已关闭评论
中午在网上闲逛时看到了徒丁的博客上面这篇有关时间旅行类题材的作品的Blog时间足够你爱。回想起来,好像我也写过,比如《穿越时空的少女》(時をかける少女)和在Donews开Blog时候就写的《Heroes》、《负数与零》和《凉宫春日的忧郁》。
徒丁的这篇Blog更明确了一些,把各种时间旅行的作品分了类,那我也按照他(还是她?)的分类写写我看过的其他有关时间旅行的文章、电影电视剧和动画吧。
1. 永无休止的时间循环
我要是再提《凉宫春日》会不会有人想打我……但在《凉宫春日的暴走》里面的“永无止尽的八月”这个故事里,谷川流的确玩了“时间循环”这个把戏:8月17日到31日重复了15498次,原因是大家的暑假作业没做完导致了凉宫的不爽,于是大家跟着她把两周的时间重复了上面说的那么多次。不过还好,这种循环里面除了外星人长门,大家的记忆在循环开始时都会被清零,不然这种连“长门可能都会感觉厌烦”的循环,放在一般人身上早就崩溃了。
时间循环这个题材,柳文扬也曾经用过。我最初接触的就是《一日囚》。当时觉得这个创意太让人震撼了,一个人要重复地过一个日子10年。就像文章里写的那样“第一周感到新奇快乐,第二周感到厌烦,第三周想到了死,第四周感到绝望(大意)”。经受“一日刑”的主人公囚犯没有《土拨鼠日》那么达观还去睡姑娘——从第二个月开始就想尽办法要逃出生天了。可惜直到最后一天死在房间内,他还是没能冲出诅咒。看来比一了百了更恐怖的还是让人心理上产生绝望。没有新鲜感的世界绝对还不如地狱。总之是很能抓住人的一篇文章,直到现在我还是觉得它才是柳文扬的巅峰之作。
在此怀念一下已经过世的柳文扬大人。天妒英才。
2. 时间的逆流
徒丁介绍的是大名鼎鼎的《海伯里安》。我看过的一篇更纯粹的时间逆流文章是日本科幻作家梶尾真治的《时尼的肖像》。文章里面提出了“溯时人”概念:这是一种生存的时间和正常时间方向相反的人类。他们出生于未来,朝着我们相反的方向长大、变老。男主在小时候碰到了已经年老的女主,当时前者的未来自己并不清楚,而后者已经了解了前者的一生。文章的末尾处,这种情况反了过来,男主把戒指交给才几岁的女主,并且嘱咐她“要写日记,从今天开始写吧”的时候,的确挺感人的。
实际上这篇文章还涉及了伦理问题,男主女主的孩子生下来之后也是溯时人,溯了一段时间之后碰到了男主的老妈。后面不用我说了吧,就是男主的儿子和男主的老妈结婚生下来了男主,所以女主既是男主的恋人又是他的祖母……《负数与零》(广濑正 著)也是,当时在宿舍看得几乎要哭出来,花了好几节课时间才整理清楚里面的人物关系。同时也是我写Blog开头说的那篇Blog的动因之一。
印象中,卫斯理的《双程》也有时间逆流的内容。但我一直不太想把倪匡的卫斯理系列算作科幻作品,因为经常一没得解释,外星人就来救场了……但我还是很喜欢很喜欢卫斯理系列的,电脑里也一直收藏着全集。
先写到这里 🙂 等徒丁更新我再更新。
16 7月 2008 in 瞎写, 科幻
Tags [
科幻 时间旅行]
Comments [5]
昨晚宿舍散伙饭和K歌,三四班女生来了一些。大家到12点就散了,因为有的人明早就要出发。
五点起来,送走了长春和xx。大家都故作严肃地道别。但长春眼圈红了时候背身过去的动作晚了,呵呵。
中午吃饭完,小崴匆匆去赶出差的火车了。
下午奕雷和阿杜帮我把行李送下去,正式宣告我可以在校内上把“当前网络”从“北京林业大学”改为“北京市”了。
怪了,为什么04年入学时候那几天的事情连最细节的场景都记得呢?
02 7月 2008 in 其他
Comments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