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e, mates.

cimg3571.JPG

结束了。准备滚了。

周一的答辩过去了,所以我们要滚蛋了。

给我一个稍微安静一点的空间,如果我愿意的话,甚至能回忆起04年7月16号第一次去学校参观、8月31号去学校报道以及后来去学校军训的每一个细节。但那样显得我是在炫耀记忆力,所以我只给自己一篇日志的预算来总结一下这四年。

高考后在吃喝玩乐中收到了早就预料到的录取通知书:自己的职业向往家里人坚决不同意,而所向往的学校对我没有爱(后来才知道那年的分数陡降,班里两个比我低1分的都去了)。所以浑浑噩噩中就到了报道的那一天。一个很热情的师哥帮我拎包办手续去宿舍,可惜当时一腔对于大学生活的向往都变成了紧张,甚至没有问一下他的班级姓名。忙前忙后收拾好宿舍后,那位前辈打了个招呼就走了,因为新生都集中在那两天入住。我坐在当时只有三个人的宿舍里面翻着带来的书,然后才想到是不是要和另外两位打个招呼。但当天我还是回家了,因为周一才正式开始入学教育。

宿舍里六个人真正熟悉起来还是在后来军训的时候。刚来的那几天我一直和原来的初中同学Luffy一起在找动漫社团。结果在交了20块钱(其他社团都10块)入团费填表之后,就再也没了活动。似乎是因为有次让我去帮忙写海报我觉得天太热就坚决谢绝了的原因,于是再也没能看到后来动漫社的繁荣发展和MM团队的壮大。

大一的生活虽然无聊充实,但就现在的情况来看,却是最轻松的一年。我从第一个星期开始就决定好好学习拿奖学金(当时还没有完全否定去Maryland大学的想法),去美利坚祸害那里淳朴的劳动人民。所以我也做出了后悔至今的决定。那一年里面除了宿舍内的人和邻班的几个北京哥们儿,我几乎和任何其他人没有任何的交流。说当时的我很OTAKU也不对,因为我也几乎没有任何娱乐活动。至于ACG是在大三后迷上的。

虽然有心好好学习,但下学期我就攒了新电脑。自然,挂科也就接踵而来。先是物理,然后在大二开学的时候发现法基竟然可耻的也挂了。前者没有悬念地在第一次补考中再次挂点,后者则同样没有悬念地过了。CS又被我捡了起来,和Luf、fgk、if他们天天出去练习。后来唯一一次比赛后过了第一轮(灭掉的竟然还是个有领队、摄像的半职业队),不过因为比赛时间安排的原因弃权了。虽然如此大家还是很高兴,我是甚至想过以后就打职业电子竞技比赛算了。后来接触了很多资深的ES高手后才知道自己的想法太幼稚太不切实际了。

因为中国没有电子竞技。

大三真正开始醒悟,也知道自己能掌握的也就是网络开发这块了,于是拼命学拼命学,也认识了不少高手。感觉那段时间真是能学,一本几百页的书啃啃一个星期就看完了,甚至还能记住大部分。我目前能拿得出手的作品都是在那个时期完成的。虽然现在看来很多程序的结构甚至功能都很傻极二儿,但当时的那段时期也应该算是开窍吧。当然了,我那个时候并不知道自己其实很不适合做开发工作:我不喜欢枯燥的代码,也没法忍受不能把自己想法表达出来的工作。

下半学期去Gameloft做了三个月测试,累的确很累,而且基本上浪费了在学习程序设计上最宝贵的时间——之前的都忘掉了,新的东西又没学会。结果就是对于未来的工作产生了恐惧和不稳定的感觉,11月拿到东软的offer就匆匆忙忙签了三方。从此我得出一个结论,前辈的话一定要听:老马当时就是从媒体出道的,后来做过开发。但我却没有听从他的意见去选择当时刚从《中计报》分出来的《数字时代》而是一条路走到黑。

至于大四……完全无意识地每天混日子,下半学期被剥削。就是这样了,于是到了今天。

但我要尽力挽回一点机会,我得找我自己喜欢的工作。

以上。

数字时代……面谈

经历了三个月痛苦的嵌入式开发实习,我感觉我都快被嵌到程序里面了。那三个月除了疑似低保的所谓“工资”之外,最大的收获就算是认识了不少朋友吧^-^。PF闪人了,YJ闪人了。第三个会不会是我呢(其实吧,XB应该算是第一个)。3月3号开始的为期一周的入职洗脑培训简直让我对于未来生活充满了妄想,但现在我似乎去出演绝望先生都极其符合了吧(笑)。

今天和狗去了数字时代,看到了新编辑,还是叫老王^_^。进门时候接待处要身份证,我囧了,今天出来什么都没拿。然后被接待处的阿姨用怀疑的眼神看了半天- -;。

老实说最让我感觉爽的是大楼里面的空调……开的那叫一个足。到了办公区,首先注意到,没有刷卡系统好像。莫非可以自定义上下班时间吗?那不是天堂般的待遇吗。到了前台给老王打电话,然后去旁边的小屋里聊了半天。老实说,虽然知道会很累,但是对于新工作的憧憬大概有50平方公里那么大吧(现在工作,大概是0.12平方米,也就是公交车上乘客所占的标准面积)。

希望下周面试顺利。

“他人即地狱”——《三体II》读后想

本篇日志严肃,无任何娱乐、不正经、耍流氓的内容。观者自酌(View discretion is advised)

读后想,不是读后感。因为想到的东西都很杂乱,压根组成不了文章。我管我这种自创的文体叫“思想片儿汤”——还是没呛锅的。

上礼拜六买了《三体II》,我连往上送货那一天也等不了,所以虽然贵了10块钱,但还是在书摊上连《故事会》一顺溜儿就塞书包里了。地铁上忍不住拆开了塑封就开始看,下车时候算上前言和目录一共看了不到10页,一是因为一直在回想《三体I》里面的情节,二是在猜测后续的发展。

下车前偶然看了一眼封底,黑底上黄字晃了一下,当时大概已经悟出了大刘开始玩萨特最经典的“他人即地狱”的理论了,但没想到能贯彻得这么彻底这么通透。这段话也在正文中出现了,可以说整个《三体》系列小说就以此为基石存在的,不管是“三体游戏”,“三体社会”,“ETO”还是后来的舰队政府。摘抄一下: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像幽灵般潜行于林间,轻轻拨开挡路的树枝,竭力不让脚步发出一点儿声音,连呼吸都小心翼翼;他必须小心,因为林中到处都有与他一样潜行的猎人。如果他发现了别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开枪消灭之。在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狱,就是永恒的威胁,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将很快被消灭。这就是宇宙文明的图景,这就是对费米悖论的解释。”

《三体II》不论从纵向的时间轴跨度还是横向的故事发展空间来看,都远远超越了《三体I》甚至说《诗云》的程度。对于文章的内容不想做过多评述,那样属于“剧透”了,但能说的是,大刘没有让我们失望,再次创造了一个拥有自己规则的新社会出来。如果科幻小说还是建立在现有的道德体系和生活环境之上的话,那基本上就没法叫科幻小说了。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最爱《超新星纪元》。

既然不多说情节,那就说说人物。

《三体I》出现的主人公该挂掉的挂掉,该跑龙套的都跑龙套去了。只有大史仍然坚守着主人公之一的身份。但《II》中的大史已经没有《I》里面那种酷劲儿了,我现在甚至能背诵出在《I》中,大史面对三体叛军的那段文字(估计会有出入):

“‘武器都扔桌上!谁再乍刺,穿了丫的!’史强指指身后的一排冲锋枪说:‘我知道你们都不要命,我们也是冲不要命来的!人类的法律和规则,对你们已经不适用,甚至人类的战争法则也是!’”

在《II》中,大史更多地被描写为一个热爱社会热爱人类还爱家庭的警察精英,而且是个身患绝症的悲剧性人物,最后又不免成了救世主的救世主。这种描写老实说看起来很假,我想读者更喜欢看到的是那个拥有异于常人敏感性的脏话警察。

而书里的主人公,“面壁者”之一的罗辑的形象很新鲜也很俗。这个人注定是救世主,所以他之前一定要放荡不羁和聪明绝顶——简直快成了恶俗的棒子剧。但之后对于其的描写相当入神。这个人的故事基本上就是《三体II》的故事主线,所以不多说了。

而主线之外最明显的故事线是“太空军”。我一向对于太空内容的科幻有抵触感(除了《安德》系列),就算是大刘的书也不例外。一旦到了描写太空军的部分我都是一目十行看过去。所以对于几个人物的印象和死活都不太深。

断断续续花了四天时间读完了《三体II》,唯一的感受就是,我们也要有自己的《基地》系列了。不一定是《三体》,但一定会出自大刘之手。

对了,还有一个疑问,到底有没有钢印族啊?纠结死我了。

恢复更新了

老实说对于Blogging早就没有当初的热情了。06年最High的时候一天三四篇,现在三四个月一篇。

上篇应该是2月N号更新的。在朋友的提醒下我才想起还有这么一个Blog。

感谢Yo2没有清理我的blog ^-^ 因为我准备开始恢复更新了。

写给自己看吧。其实吧,不更新还好,一更新就给了大家退订我feed的机会 ^_^

这四个月发生了很多事情,尤其是最近。

适应中。